北京专区 天津专区 河北专区 陕晋甘蒙青专区 鲁新宁专区 湖南专区 江西专区 豫鄂专区 皖苏专区 沪浙专区 东北专区 西南专区 华南专区 福建专区

什么样的出版“新人”价值年薪百万?

2025-07-10 10:48:07

最近的出版业有些热闹!南方传媒、磨铁纷纷抛出了“百万年薪”的橄榄枝。磨铁在找的是一位“懂内容、懂产品、更懂流量”的超级总编辑,南方传媒则瞄准了既会策划出版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前南方传媒已率先专门设立了首席信息官(CIO)岗位,从战略规划到技术落地全程把控,为智能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和技术保障。

出版业“百万年薪”纳贤的背后,是对智能化转型核心人才的迫切需求——那么,究竟什么样的新人值得百万年薪?

 

专业与技术的双栖人才不仅深谙内容策划、编辑加工等核心业务,更能将专业经验转化为智能化解决方案,能够作为“人机协作的桥梁”,让创新不跑偏、变革不失本。

市场趋势的“先知者”:拥有敏锐的商业触觉,擅长运用AI数据分析工具捕捉市场机遇,并精准预判读者需求与选题价值。以数据为驱动,优化出版物的市场定位与商业价值。

AI技术应用的“破壁者”:善于探索AI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新应用场景,能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出版实践。例如AI工具的选择、人机协作流程的设计,以及对技术产出的专业把控能力。

 

正如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,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社长肖风华在2025人工智能出版技术创新研讨会上发表的题为《科技重构出版生态,“新人”推动行业未来》主旨演讲中所提到的——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内容生产逻辑、重构商业价值链条,并重新定义“出版人”的职业内涵。

肖风华指出,出版业的未来竞争,本质上是“人机协同能力”的竞争。技术可以采购、算力可以部署,但唯有“人”的认知进化与能力迭代,才能决定AI与出版融合的深度与广度。

其次,出版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是人才能力的进化。出版人需直面AI与人工经验的冲突,掌握算法逻辑与人机协作规则,通过实践将业务需求转化为技术方案,完成从“使用工具”到“定义工具”的能力跃升,并深度参与构建“人机共生”关系,成为技术的“共建者”而非“替代者”。

未来,出版人将以“领导者”身份领导一批智能体或者数字同事来完成工作(如文献分析、创意写作等)。这对于每个出版人来说,是一堂“AI必修课”,也是一种职业的加速。长此以往,与AI技术应用共同成长的员工和员工团队,将会成为未来企业最为珍贵的资产和发展基础。

 

这场“百万年薪”的人才争夺战,正预示着行业未来的风向标——出版业,需要越来越多的“新人”推动未来。一个业态边界更加广阔、产品形式更加丰富、人与机构和技术全新融合的智能出版生态,正在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中拉开帷幕!


关注我们